楠风娱乐网 >> 刘晓婧

时最评论知识付费不是名人圈钱的法外之地

2022-07-28

评论:“知识付费”不是名人圈钱的法外之地

所谓“知识付费”,或许就是一个伪命题,因为在此类平台上最为热门的提问,更多关乎娱乐八卦。更糟的是,“明星效应”的影响,可能让粉丝和“爱豆”在一问一答中,达成极其不公平的“交易”。

明星效应让“知识付费”平台实现快速盈利

互联经济风起云涌的年代里,盈利模式始终是核心问题。在蓬勃兴起的新媒体环境之下,为了能够尽快变现,许多曾经闻所未闻的模式都以“创新”的名义粉墨登场,比如,时下大热的“知识付费”。

很难想象,王思聪靠“熟能生巧”四个字回复“如何鉴定绿茶婊”这样的问题能够在和平台进行分账后,依然净获8万人民币收益。这已经不是王思聪第一次通过问答模式挣钱了,去年在号称知识平台的“分答”app开通之际,王思聪一口气回答了32个问题,获利17万元。然而,“分答”一夜爆红后突然消失了47天,回归之际,投资人的名单里已经添了王思聪的名字。

互联付费问答平台的盈利模式很大程度依赖于用户对回答者的好奇,而明星效应几乎是最符合的变现模式。逐利要求决定了“有问必答”的模式,但对提问者对问题类型并没有限定,对回答者的答案也并无干预。所以,除了王思聪之外,郑爽回应对前任的看法因为设限付费,引来诸多人花钱围观;锤子科技CEO罗永浩的问答定价也由500涨到了2000;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进行创业解答也受到热捧。一时间,“知识付费”似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,分答、微博问答、知乎live、得到等一系列平台争先涌入,“分答和知乎必有一战”的舆论也透露着互联经济新风口。

“知识付费”是个伪命题,提问者更关心八卦

实际上,今天问答平台中的问题大都与知识没有太大关系,娱乐八卦、明星隐私是最具吸引力的问题。有不少媒体批评,今天的“知识付费”刚刚起步已经沦为娱乐附庸,但更令人担忧的是,所谓的“知识付费”很可能是个伪命题。在讨论互联问答平台中“知识付费”模式前,首先有必要界定一下知识本身的定义。

纵观各大平台的问答内容,即便是所谓“专家解答”的专业问题,也仅仅是类似培训机构性质的咨询类服务,在今天高端咨询业如火如荼的同时,互联不过是复制了传统咨询业模式后,新辟了零售市金旸为现场数百名汽车从业者带来《轻量环保趋势下的车用材料解决方案》的精彩报告场。在消费这些专家解答通过微电脑控制、薄膜微动操作面板、LCD动态显示;时,或许有必要自己解答的问题是:我们花钱买的真的是知识吗?还是不过一支贴上了知识标签的安慰剂?

和曾经被寄予推进民主化期待的博客、微博类似,影视明星、公知大V依然是问答平台最早入场的主要答主,这些自带粉丝效力高群的“知识布道者”的身份解释了各大“知识付费”平台的盈利模式,其核心并非知识而是回答者的身份。所以,关于“知识付费”能够促进知识传播或者改变教育资源分配状态的期待,几乎是无稽之谈了。

在“知识付费”这个打着知识旗号挣钱的模式里,收费的主体和它提供的内容,值得被认真审视。同样地,知识的习得绝非依靠消费,毕竟谁也不会相信,花199块听一年的《通往财富之路》,就真能致富。

名人明星违背诚信原则的获利“可撤销”

从表面上看,知识付费就像是一个公平合理的买卖合同:不特定的大众提出问题,答主则做出回答,并因此获得收入。有人说,这是“周瑜打黄盖,一个愿打,一个愿挨”,行不行呢?恐怕还得看,这个“合同”究竟是怎么履行的,合不合法。事实上,在这个平台上,很多的答主(包括明星)答案趋向“娱乐化”,与之前的“知识”定位相去甚远。明星一方借助优势地位,违背约定来轻松“圈钱”,如此“合同”无疑有违诚信原则,也“显失公平”。按照法律规定,此类合同属于可撤销范围。

如果出现明星借知识付费模式的“圈钱”乱象,有没有人管呢?当然有,就是互联问答平台。知识付费模式是在平台上运作的,明星回答问题后的“收入”,按照比例在平台和明星之间分配。姑且不论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赋予互联平台的监管,一旦出现损害不特定公众权益问题时,应采取相应措施“制止”,就权利与义务相一致而论,平台既然收了“好处”,就应加强管理监督,也应承担起损害赔偿方面的连带,而不能置身度外、隔岸观火。

□纪如泽、欧阳晨雨

图论算法入门
前端工程化实战
React新特性
友情链接